碳化硅行业未来都有哪些发展
我们碳化硅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实际产能利用率达到65%,就能满足全球碳化硅消费需求。近几年来,随着工人工资、能源、原材料、运输等成本的不断上涨,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着严峻挑战。尤其是从2011年下半年起,国内光伏工业晶体硅切割行业的低迷,导致超过60%的绿色化硅冶炼厂、绿碳化硅微粉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碳化硅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有部分生产企业出现亏损。碳化硅方面,受世界经济低迷、钢铁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企业经营形势也异常艰难,资金周转缓慢,库存积压严重,减产约50%。
今后碳化硅业的发展趋势是:一、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三是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环保治理,发展利用节能、环保工艺;四是着力发展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公司将不断推出新产品,以优质黑硅产品逐步取代绿硅产品;四是在业界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提高进入门槛,使碳化硅产业重回良性发展轨道。
在强化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同时,要加强企业管理,实施技术创新,加大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节能降耗,提高电力和各种原材料的利用率,进一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碳化硅行业未来都有哪些发展

普通碳化硅生产企业需要精耕细作,通过自主研发创新,提高产品档次及附加值,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并与各有优势企业进行联合、联合、合作生产,达到共赢。
在不利条件下,企业可以实施转型、转型,对自己熟悉的项目进行投资,实行差异化竞争,经营自己有技术优势、市场专长的产品。
当前形势下,建议停止碳化硅冶炼企业和加工制粒、新建微粉厂和现有企业扩大。各部门在招商引资、审批投资项目时,要谨慎决策,科学论证。当前形势下,碳化硅产业要严格控制产能扩张。
一、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
在整个碳化硅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各生产企业都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研发、大批量生产技术含量高、品质优良、适销对路的产品,积极主动地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
二是推进废气、粉尘等回收利用,加强环保治理。
用经济和法律手段鼓励碳化硅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尘埃、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对尾料、废热进行回用,认真落实《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大环保治理投入,最终实现绿色生产。
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针对目前生产企业存在的产品质量有待改进的问题,行业协会组织有关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分专业课题立项,分工协作,共同开展分析研究,最终提高我国碳化硅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熔炼碳化硅,推广使用自动配混、烟气再利用技术;制粒加工企业应使用大型整粒机、干式吹粉机;微粉企业要推广在线粒度分布控制、自动沉降粒度分级工艺技术的应用。
关于碳化硅产业发展规划建议。
为了推动碳化硅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产业政策,根据淘汰落后、调整结构、有效竞争、节能减排、环保和安全生产的原则,对碳化硅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如下:
1.生产企业布局。
碳纤维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在电力能源短缺、电价高的地区,严格控制碳化硅冶炼新扩建。
缺少综合配套、环境保护不达标的碳化硅项目应终止投资。
不得在法律规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居民集中区、疗养地等敏感地区内新建碳化硅冶炼企业。在以上地区,已经投产的碳化硅生产企业,要按照地区规划,通过“搬迁,转产”等逐步退出。
2.生产规模。
结果表明,碳化硅冶炼企业的总规模不少于3万吨/年,碳化硅企业冶炼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少于12500千伏安,有自备小水电的企业单台冶炼变压器容量可控制在不小于6300千伏安。
并提出以碳化硅为原料的加工制砂微粉生产规模不少于10000吨/年。
3.工艺设备和基础管理。
提出企业应建立并持续维持和实施ISO900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SA8000社会道德责任标准。在能源管理系统、清洁生产审核制度、企业生产计划、工装设备、计量仪器、能耗、耗材管理制度文件上建立健全,制订了完善的原材料技术条件、工艺规范、安全操作规程。拥有原材料追溯、产成品入库到库房台账,并建立能耗记录明细帐。
熔炼碳化硅采用硅整流直流冶炼变压器系统,容量在12500千伏以上使用12脉波熔炼变压器,配和料采用微机自动控制。
炭化硅加工和破碎制砂,微粉生产企业要有通风除尘设施,碱酸洗废水处理系统,粉尘,水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4.能量与材料消费。
提出了碳化硅冶炼企业能耗及材料消耗的要求:
表格1为碳化硅冶炼企业提供能源和材料消费。
炭化硅破碎机段砂得率在97%以上,加工粒度砂得率在93%以上,生产切割硅晶硅微粉的成品率在55%以上。
5.环保。
新的、改扩建的碳化硅生产项目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估法》,依法向具有审批权限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取得环评批准证书。根据环保“三同时”的要求,没有通过环境评价的碳化硅项目不能开工建设。对现有碳化硅生产企业,应依法定期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进行评估验收,两次审核时间不得超过三年。
炼焦烟气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并按照企业所在地的当地标准要求执行。
烟尘和废水排放必须符合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加强噪声控制,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的规定。
第五,促进行业自律。
为了避免产能过剩给市场带来的冲击,使产品价格暴涨,导致生产企业恶性竞争,需要碳化硅生产企业和经营性公司进行有效的自律管理,制定行业共同遵守的自律规范。
促进碳化硅生产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达到团结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工业商会搜集碳化硅生产和市场信息,为生产企业和经营性公司及时提供预警、预警服务,消除信息不对称,促进碳化硅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设立碳化硅生产经营企业,登记备案制度。推动工业信息交流、交流、发布。
标签